什麼是版畫?
版畫是一個統稱,指的是運用傳統印刷的技術所創作的藝術作品,具有間接性、複數性的特色,以印刷原理來分類的話,可以簡單的分成凸版、凹版、平版、孔版四個大類,各版種還可細分各種不同的製作技法。近代因電腦科技的發達,還多了數位版這一個分類。
什麼是版畫的間接性、複數性?
和一般所謂的直接性創作(如:油畫、水彩與素描作品)相對而言,版畫需要先製作一個「版」,並且利用版,印製在載體(通常是紙張)上才算完成作品,由於製版的緣故,可以印製出二件以上一模一樣的作品,這個間接性(製版印製)與複數性(非單一件存在)是版畫特有的特色。
版畫可以無限的複製嗎?
現代的版畫作品由於市場機制的關係,會簽上版數與作者簽名,像雕塑一樣是一個有限量的複數作品。 而早期由於沒有照相與電腦科技,藝術家像是林布蘭特(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) 使用版畫製作油畫的複製版畫作為宣傳品,就像現在的藝術家印製畫冊一樣,那時的版畫比較像是印刷品,藝術家也不會在紙張上簽名。一直到1960年,維也納 舉行的國際造形美術協會會議[1],才訂出版畫的定義與簽名規則,為現在多數版畫創作者所遵守。
什麼是藏書票?
藏書票又被稱為「紙上寶石」或「袖珍版畫」,它就像中國的藏書章一樣,具有標示書籍所有者的功能。藏書票其實就是一張小的版印作品,紙面上具有所有者的名 號,並且有「 藏書」或「EX-LIBRIS」字樣,而「EX-LIBRIS」是拉丁文的「我的藏書」的意思,將書票貼在書的扉頁或封底內頁,表明收藏與擁有。
藏書票的起源?
藏書票起源於德國,從15世紀中期開始,歐洲的王室、教會、貴族、圖書館與各界人士,紛紛以具有個人特色的藏書票標示擁有的藏書。在中古時代的歐洲,書籍 是非常昂貴的物品,那時能擁有書本的人多是貴族或富有人家,於是便把家族的紋章圖案製作成藏書票,貼在家族的藏書裡。
到了現代,因爲印刷術的進步,書籍變得大量且便宜,手工製作的藏書票反而顯得比書籍更有價值。於是開始有人把藏書票作為一種收藏品來收集,國際上也有由國際藏書票聯盟(FISAE)定期舉辦的國際藏書票大會,使各國的藏書票創作者與收藏家能夠相互交流。